2025 年 7 月 19 日,成都工业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 “程” 风小队前往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百家池村开展暑期 “三下乡” 社会实践活动。本次实践旨在以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,实现宣传破圈、调研献策等多项目标。队员们通过拍摄宣传视频、辅导儿童学习、参与农事劳动、筹备儿童活动等多元形式,深入乡村一线贡献青春力量。作为成都工业学院暑期乡村振兴实践团队兰州配资平台,“程” 风小队旨在发挥专业优势,结合乡村实际需求,通过技术支持、教育帮扶、劳动实践等方式,探索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。以下便是我们实践团的一天。
早晨八点,“程” 风小队队员与村合作社宣传部工作人员汇合,开始村庄宣传视频的拍摄工作。队员们携带专业摄影设备,先后前往村史馆、柑橘产业园、村民活动中心等地点,围绕村庄的自然景观、特色产业和人文风情进行多角度拍摄。“村里有好山好水,还有优质柑橘,但一直没系统的宣传素材,大学生们用镜头帮我们‘说话’,真是帮了大忙!” 百家池村合作社负责人张经理看着队员们反复调整机位、补拍镜头的认真模样,忍不住称赞。队员们则结合专业知识,在拍摄中融入运镜技巧与画面构图设计,力求通过镜头展现村庄的生态之美与发展活力,仅上午就完成 20 余组有效镜头的拍摄。
图1 队员正在向负责人展示拍摄的宣传视频 舒奕成 摄
展开剩余62%午后气温攀升至 35℃,队员们转场至村民家中开展儿童课业辅导。在小女孩萱萱家中,队员正在辅导萱萱完成作业。“孩子爸妈在外打工,我辅导不了作业,这些大学生一来,不仅讲题清楚,还陪孩子读书,太贴心了。” 萱萱奶奶话语里满是感激。据了解,小队已提前调研了村里十余名儿童的学业情况及日常生活,针对性准备了辅导方案。
图2 队员正在给萱萱辅导功课 李王凤 摄
稍作休整后,队员们又来到果农陈叔叔的柑橘园。“这根枝丫长得太密,会抢养分,要从这里剪……” 有着 20 年种植经验的陈叔叔一边示范,一边向队员们讲解修剪要点。队员们手持修枝剪,小心翼翼地按照指导操作,汗水顺着脸颊滑落,浸湿了衣衫也顾不上擦。“以前只在课本里见过果树,亲手修剪才知道种果不容易。” 队员文莎琳说。经过近 3 小时的劳作,大家共协助修剪果树 50 余棵,陈叔叔看着整齐的果树枝丫,欣慰地说:“年轻人肯学肯干,有他们帮忙,好得多啦。”
图3 队员正在与陈叔叔一起劳作 黄朝政 摄
傍晚 7 点,暮色渐浓,队员们顾不上疲惫,迅速投入到 “‘童心向阳・智绘未来’儿童情绪表达与成长规划活动” 的场地布置中。队员们分工明确:有的吹扎彩色气球,有的摆放桌椅,有的调试投影设备,原本空旷的村活动室很快变得温馨活泼。“明天的活动设计了情绪小游戏、大合唱等环节,希望能帮孩子们学会表达自己。” 队员介绍,为筹备此次活动,队员们提前查阅了儿童心理学资料,反复修改活动方案,仅道具就准备了绘画纸、彩笔、互动卡片等十余种。
图4 队员们正在为活动布置场地 舒奕成 摄
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,“程” 风小队在百家池村的实践活动紧凑而充实。通过一天的深入参与,队员们不仅为乡村提供了实际帮助兰州配资平台,更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多元需求。
发布于:四川省168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